辽宁省“三个精准”打赢年度脱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2017-01-05 信息来源: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

      修乡村油路,加快贫困地区经济流通;设产业项目,提供给贫困户免费使用;建档立卡,将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入院不缴费,让脱贫人口不再因病返贫……
      省委、省政府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并把它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重点民生工程来抓。
      我省贫困人口多分布在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的山区,受教育程度不高,劳动力就业率较低。脱贫攻坚,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块突出短板,成为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6年,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全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系列讲话精神,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推动扶贫工作不断完善与发展。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围绕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500个贫困村退出的目标任务,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精准脱贫,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年度任务。
      一年内,27.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退出,621个贫困村销号,这一成绩实属来之不易。

从上到下五级联动抓扶贫
      “要突出问题导向,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断提高精准扶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5年8月,全省扶贫攻坚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希对扶贫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省长陈求发在会上也同时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工作目标,把扶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构建目标责任明确、各方协同推进、措施有力有效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2016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全省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和全省东西部扶贫协作暨省内扶贫工作座谈会,传达学习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总体要求,对全省脱贫攻坚进行全面部署。
      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全省成立了以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省委副书记、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省直46个部门主要领导和有扶贫开发任务的12个市的市委书记、市长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完善了组织领导体系。
      扶贫——权责清晰,任务明确。省、市、县、乡、村书记为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逐级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对15个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县委书记、县长实行了“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的管理机制。全省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责任体系。
      向贫困宣战,坚持“省级领导联系贫困县、市级领导联系贫困乡、县级领导联系贫困村、各级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制度,36位省领导先后多次到联系点现场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带动全局推动脱贫攻坚不断向前。帮扶单位从原有248个增加到311个。
      为确保扶贫无死角,全省共派驻驻村工作队1791个,派出驻村干部5375名,派出第一书记1791名。全省贫困村驻村工作队、派出第一书记、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实现全覆盖。哪里有贫困,哪里就有扶贫干部。
      五级联动,对口帮扶单位尽职尽责。截至2016年末,沈阳市、大连市分别落实1500万元帮扶资金;营口市落实210万元帮扶资金;鞍钢集团提供1750吨钢材;盘锦市、辽河油田分别落实500万元帮扶资金……
产业扶贫精准“到村到户”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有了五级联动的扶贫责任体系后,“怎么扶”成为下一步省委、省政府着力关注的问题之一。
      为此,全省以“六个精准”为指导,明确部门责任,深入推进“五个一批”工程。以产业脱贫促增收,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产业精准脱贫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编制印发了《辽宁省产业精准脱贫规划(2016-2020)》。
      2016年,我省培育了北票市“1+4”产业扶贫模式、建昌县“强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义县“村村有致富主导产业,户户有脱贫项目”等一批产业扶贫典型。全年共实施扶贫项目4226个,受益人口达23.6万。
      北票市龙潭镇沟门子村养鸡户孙利华最近“人逢喜事精神爽”。2016年,他参与到农行扶持的产业链项目当中,与北票市宏发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肉鸡养殖供销合同。通过办理8万元产业链农户贷款,将原来3000只养殖规模扩大到1万只,年收入达到2.5万元。
      建平县依托18.67万公顷耕地、7.6万公顷草场优势,打造“种植+养殖”产业扶贫模式,大力发展杂粮产业、肉驴养殖业、养羊业、生猪养殖业,四个产业共吸纳贫困户3041户,共计7457人,分别占2016年脱贫总户数、总人口的77.3%、73.7%。
      借助旅游产业,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掌镇党委搞起了“一村一策”的扶贫产业,先后上马老平坨和砬子沟旅游开发、胡堡村温泉产业、佟堡村滑雪场建设、瓦房村生态农业发展等项目,将全镇95户、212名贫困群众纳入产业脱贫项目之中。
      每一个贫困村庄、每一个贫困家庭,都被纳入产业扶贫的大盘之中。产业扶贫的出发点,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现金收入。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精准脱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牵动工程,是完成脱贫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
      产业扶贫目标高远:未来5年,我省将立足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和市场潜力,优化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构建产业发展与扶贫帮困有效利益联结机制,提升产业发展可持续性和精准扶贫的有效性。

27.6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在脱贫工作中,稳定脱贫更难。教育、医疗、房屋、保险等因素,稍有不慎,又会把刚刚脱贫的家庭拉回贫困的深渊。为防止因病返贫、因教育返贫、因房返贫,全省统筹协调行业资源,启动分类扶持措施,27.6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教育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全省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意见》《辽宁省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实行全程保障。对高中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免收学杂费,受益学生1.6万人。
      医疗脱贫——解决贫困户后顾之忧。目前,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农合参保率实现100%,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普遍提高。辽阳市设立健康扶贫专项经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病不出村、住院不花钱。
      危房改造——改善贫困户居住环境。不让脱贫家庭因房返贫,全省各地整合住建、民政等部门资金,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3000户,使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安全有了保障,不再为房屋而担忧,受益人口5200人。
      低保政策——兜住贫困家庭的底。2016年,我省全面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每年3442元提高到每年3903元,平均提高13.4%。提标后,全省各地农村低保标准均不低于国家现行扶贫标准,贫困家庭生活有了切实保障。
      进入冬季,天气变得寒冷。但对于阜新市彰武县西六家子乡大五家子村72岁的王有来说,再也不害怕寒风凛冽的冬天了。在新房子里,坐在炕上晒着太阳,王有手里拿着一张老房子的照片不住地感慨:“要是没有危房改造政策,恐怕我一辈子也住不上这么暖和的房子。”随着住房、看病、生活、教育都有了保障,刚刚脱贫的王有一家,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刚刚闭幕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确保贫困县、贫困村如期摘掉贫困帽子。
      2016年已然过去,新的一年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省委、省政府明确,2017年全省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实现25万人脱贫,500个贫困村销号,5个贫困县摘帽。新的一年,全省上下信念坚定: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中国民贸微信公众号
中国民贸
微信公众号
中国民贸
微信小程序
中国民贸微博
中国民贸
微博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