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学习园地
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18-05-02   信息来源: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   
  摘要:
  作为我国新时期一项重大扶贫工作战略部署,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提出以来,全国范围内开始了一场革命性的发展和变革,一批批贫困地区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了繁荣发展。然而,通过对我国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现状展开深入调查和研究发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贯彻和执行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基于此,通过分析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问题及困境成因,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情,提出科学、可行的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
  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人类历史发展、国际发展形势、国内生产发展情况等高度出发,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提出重大扶贫发展思路,其目的是为了缩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致富的目标,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但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主要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为思想认识不到位、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产业扶持政策执行不到位、资源分配不均衡、扶贫对象识别不准确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进行详细研究和探析,进而为我国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重要基础保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精准扶贫战略基本概述
  改革开放、对外开放政策实施近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重大突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区域贫困发生率不断下降,扶贫攻坚能力逐步增强,贫困人口数逐年减少。然而,由于我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各项机制并不健全,扶贫过程中存在对象不明、贫困原因不清、扶贫资源分配不均等诸多问题,部分贫困地区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较低,特别是广大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贫穷落后面貌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繁重的反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双重任务压力,党和国家领导人经过反复研究和调研,提出具有历史变革意义的精准扶贫战略决策。精准扶贫战略经历了调研、酝酿、提出、完善等不同过程。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调研扶贫工作中明确指出,在扶贫过程中要摸清情况,切记不能用手榴弹炸跳蚤。2013年,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全国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上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提出扶贫识别机制,逐村逐户了解实情,集中力量给予扶持,对贫困户进行动态化管理,确保扶贫出成效、见成果。同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省湘西时强调:扶贫工作必须扎扎实实、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只喊口号、不付诸行动,这也是习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构建完善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巩固了精准扶贫战略地位。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考察扶贫工作时明确提出“六个精准”,要求各地区在精准扶贫政策执行过程中做到扶贫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至此,精准扶贫工作思想体系得以建立,为全国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截至目前,精准扶贫战略贯彻、执行时间较短,我国学术界关于精准扶贫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解读、经验教训总结等方面,研究深度非常有限,致使理论与实践之间差距较大。学者王思铁通过研究,对精准扶贫的含义进行了简要概述,认为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反义词,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农户所采取的不同扶贫方法,在贫困户识别、帮扶、管理等方面突出“精准”二字。从精准扶贫的定义不难看出,精准扶贫的核心理念是精准识别真正贫困户、精准帮扶贫困户,只有准确识别、精准扶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确保扶贫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才能让扶贫工作取得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显著成效。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
  (一)贫困户思想观念落后
  通过对民族地区贫困户走访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贫困户思想保守、安于现状,认为贫困并不可怕,贫困与自己的努力无关。具体表现为:靠天吃饭,不学习,不利用现代化农业种植方法和自动化农机械,不愿意通过自身努力去改变农田结构,担心自己的投资打水漂,也不想去大城市务工,坐、等、靠的现象十分普遍。同时,西部一些民族地区喜好讲排场,婚丧嫁娶讲求阔气,一次性花费数额较大,部分群众因结婚负债累累,成为贫困的一员。另外,民族地区部分群众不愿意自食其力,缺乏科学种植、养殖观念,对一些新技术、新经验、新做法持有怀疑态度,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思想保守、死板。还有一些群众不愿意出力,专门接受政府的资助和救济,在能够自食其力的前提下,坐享其成,思想和行为懒惰问题较大,从而造成生活更加拮据,贫穷问题更为突出。
  (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按照我国法治国家建设要求,任何一项经济社会活动,都需要依靠健全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要想有效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一套健全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党的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迄今为止,我国关于少数民族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少数民族精准扶贫体系不健全,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从而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和贫困问题的彻底解决。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相继提出“扶贫开发”“西部大开发”等战略决策,均由国务院制定计划、拟定通知,取得了一定的扶贫成效。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除新疆、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外,其他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并未完全制定和建立起来,绝大多数民族地区政府在精准扶贫开展过程中,通过召开会议的形式做具体安排,与法治型政府的要求相差甚远。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是国家东西部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在法治国家建设背景下,各级政府必须坚持依法治贫、依法脱贫,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密切关联起来。因此,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是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之一。
  (三)产业帮扶落实困难
  研究发现,我国民族地区产业过于单一、持续性较差等特征十分明显。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产业帮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产业帮扶政策难以在实际操作中落实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企不分离。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仍然采取大包大揽的方式,过分干预市场决策,从精准扶贫计划制定到执行,均由政府一手操作,从而造成运行机制不灵活、资源配置不到位、经济和社会效益难以实现。
  2.产业覆盖率较低。调查研究发现,民族地区产业模式相对单一,对贫困地区的覆盖率普遍较低,有限的产业资源分配过程中,常常被优先分配给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和贫困程度不高的农户,致使真正的贫困地区、贫困户却难以享受到产业帮扶政策所带来的红利,使“扶贫”变成了“扶富”。
  3.产业布局不合理。部分民族地区为了突出特色产业,进行了大规模生产基地的打造。然而,由于产业基地过于密集,并且呈现出单一化特征,致使病虫害问题十分严重。同时,化肥、农药的大面积使用,导致农用水土资源被破坏、被污染,违背了生态环境自然规律。
  4.基础设施不完善。民族地区通常处于较为边远的山区地带,受到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的影响,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国家统一政策要求,扶贫资金的70%原则上要用于产业发展,然而,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大,再多的投资也难以取得实效。
  (四)资源配置不合理
  第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过程中,政策资源配置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上下级之间、同级部门之间政策衔接不到位,存在部分领域政策交叉重叠、空白等问题,致使政府与贫困户之间的感应度较低。第二,扶贫资金较为分散,资金浪费问题较为突出,资金利用率较低,所产生的成效不够显著。第三,扶贫力量不足、较为分散。扶贫单位在任务分配过程中,无法在各级均衡分配,导致各单位出现各自为政、未统一行动的现象。资源配置不合理,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会导致精准扶贫成效甚微。
  (五)贫困户识别难度大
  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准确识别贫困户,通过建档立卡的方式,精准识别真正的贫困户,并针对不同贫困户,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从而帮助其实现增收致富的目的。因此,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保障和先决条件就是要准确识别贫困户。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在贫困户识别过程中,建立了精准识别机制,通过申请、评议、公告、抽检、核查、确定等
  环节,对所有贫困户建档立卡。2014年,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已然成为精准扶贫工作的核心,然而,与预期相比,贫困户识别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识别标准不统一,贫困户识别过程中,扶贫人员没有统一、具体的量化指标,造成识别过程人为因素较为明显;二是部分群众为了争取到贫困户资格,在资料申请填写过程中,故意隐瞒事实和真相,所填写的信息失真,甚至存在贿赂扶贫人员的问题。如此一来,所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并非真正的贫困户。
  三、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出路
  (一)转变贫困户思想观念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仅要让贫困户物质上实现脱贫,而且要让其精神上得以提升。长期以来,我国民族地区贫困户思想匮乏、进取意识十分脆弱,基本上安于现状,坐、等、靠的问题十分突出。基于此,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转变其传统、陈旧的思想观念。首先,要在深入、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对贫困户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贫困户建立奋斗目标,培养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价值观;其次,突出扶贫成效,增强贫困群众的自信心和积极主动性。也就是说,通过精准扶贫要让困难群众感受到温暖、看到希望、得到真正的实惠。只有这样,困难群众才能积极参与到脱贫致富的活动中来,才能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养。
  (二)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仍存在明显的不足和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科学、可行的法规和制度。因此,立法机关需要结合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需求,尽快颁发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从而为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顺利开展提供法制保障。同时,民族地区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政策落实和制度制定工作,充分发挥职能,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有理有据、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创新产业扶贫模式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国民族地区产业扶贫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些挑战。要创新产业扶贫模式,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上下级、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统领和带头作用;二是各级政府要广泛宣传、正确引导,提出针对性扶贫方案,积极鼓励民族地区的社会援助,减轻财政压力;三是面向广大困难群众,提供种植、养殖相关业务技术指导,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更多的当地劳动力;四是拓宽扶贫资金来源渠道。由于少数民族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基础设施不完善,所需扶贫资金数额较大,所以需要通过政府财政拨款、社会募集、企业和个人投资等方式,为民族地区争取更多的扶贫资金。
  (四)合理配置扶贫资源
  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执行过程中,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安排、配套规划,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扶贫设施投资到位。同时,对扶贫资源进行集中整合,按照国中央、省、市各级要求下放扶贫资金之后,县级政府要做好资金的筹划和安排,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况,确保资源灵活配置。另外,民族地区要制定扶贫责任清单、扶贫绩效考核目标,设立扶贫专项资金,确保资金有效分流、合理分配、科学利用,以提高扶贫开发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五)精准识别贫困户
  第一,扶贫工作组人员要依法、依规,确保在贫困户识别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化,对凡是符合识别标准的农户,要一户不漏地走访、摸底,真正做到准确识别;第二,精准调研,对因病、因学、因灾等原因致贫的农户,要进行分门别类的识别,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扶贫工作;第三,民族地区各级党委书记、主任要担负起第一责任,高度重视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强化法纪教育,设置工作红线,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识别。
  总而言之,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数量较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产业扶持困难重重,需要精准定位、精准管理、精准扶持、精准施策,突出针对性、精准性,建立科学准入、退出机制,选派年轻优秀干部挂职帮扶,引入龙头企业建立扶贫项目,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通过一系列科学、可行的政策和制度来帮助民族地区尽快脱贫致富、全面奔向小康。
  参考文献:
  [1]林源聪:张培源.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困境及对策分析——以内蒙古为例[J].中国商论,2017(10):117-119.
  [2] 顾海娥: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及解决路径—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J].新视野,2017(2):41-46.
  [3]祝慧,莫光辉,于泽堃.新发展理念与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契合及实践策略——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系列研究之四[J].改革与战略,2016(12):43-47,124.
  [4]刘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出路[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6):19-25.
  [5]罗黎媚: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践中的困境与出路[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427-428.
  [6]来亚红: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和对策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0):175-176.
  [7]王肇星:资源型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困境及出路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6.
  [8]夏芳:边疆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扶贫开发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南阳师范学院。)
  
中国民贸微信公众号
中国民贸微博
COPYRIGHT © 1986-2016  BY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左安门内大街20号 邮编:10003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4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