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时政要闻
[政策法规部]光明网评论员:给经济调速换挡一个宽松的舆论空间
发布时间:2015-04-30   信息来源: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   

[政策法规部]光明网评论员:给经济调速换挡一个宽松的舆论空间


  今日(4月24日)多家媒体报道显示,全国24省份公布了今年一季度GDP数据,21省份经济增速同比下降。另外,与各地年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全年增长的预期目标相比,有19个省(市、区)同比增速未能达标。
         201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这一趋势延续到2015年开局。在连续二十年的GDP高增长的传奇之后,中国转入了中高速增长的平稳期,这肯定会让民众产生一些担忧和疑虑,也让一些批评、施压或渲染焦虑情绪的声音有了空间。
        实际上,近十几年,中国经济的每一轮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每一点动向,即使未到显效的阶段,也会频遭外界的唱衰或捧杀、内部的焦虑和争议。回头看来,这些并没有阻止经济总体稳健前行的势头,此类经验,可以让我们在这一轮调结构稳增长中保持情绪的克制。
        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宏观经济政策的显效需要一定的时间,任何对经济态势的分析都不能脱离这个长期的视野。始终保有这样的长期视野,也是为了避免那种希望短期内迅速推高GDP数字的思路重现,使“可持续”和“调结构”的逻辑真正得到贯彻。而对阵痛期问题的夸大和渲染,将使经济结构的改革难上加难。
        任何超高速发展都会产生不平衡,扭曲结构之上的超高速增长更会导致大厦将倾的局面——这是中国改革三十多年后,民众的普遍共识。这个共识本身就意味着,接受因结构调整带来的经济放缓压力,接受更为合理的、平缓的增长状态,扬弃超高增长时期的危机管理思路,以经济质量的提升为研判大势的标准。
        且不说一季度的数据因为周期太短而没有长期参考性,即便仅就一季度各省的情况来看,也能看到结构调整的显效。比如,河北作为钢铁大省,因去年集中力量“淘汰落后产能”,GDP和工业增速都未完成预期目标。但今年一季度,产业结构优化的效果初步显现,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2.2%,由此在此次成绩单上上演“逆袭”。再比如,由于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以房地产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海南,经济增速同比下跌明显。但这种下滑,换个角度看就是结构调整的功效,从长远来看也会倒逼地方经济转型和寻找新的增长点。
        一般而言,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越高,市场预期、市场信心等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就越大。这意味着,越是在经济发展压力大的时候,形成舆论理性、树立市场信心就越重要,媒体和社会舆论的角色也就越关键,应该给经济调速换挡一个宽松的舆论空间。相反,渲染经济压力,将局部问题扩大为整体问题、将短期问题夸大为发展瓶颈,相当于在改革的关键时期添乱不帮忙,殊为不智。
         经济新常态不仅意味着经济结构的对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也意味一种和它相匹配的观察视野和国民心态。保持不夸大、不渲染的态度,也是一种意义上的“适应新常态”。
  
中国民贸微信公众号
中国民贸微博
COPYRIGHT © 1986-2016  BY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左安门内大街20号 邮编:10003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433号